四川省葡萄统计面积60余万亩,连续五年产值超百亿元。四川葡萄在全国避雨设施规模化、标准化种植管理及智能化、精准化影响力均排首位。
这一年,四川葡萄经历了把大食物观融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过程,用全年葡萄及水果丰产增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筑基的“压舱石”及支撑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座,将稳面积、增产能、提质量节本增效作为责任。通过持续加强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集成示范和推广,改善土地耕作条件,提升土地产出能力,实现“稳面积、守存量、提质量”。
2024年12月22日,临近岁末,国家葡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上海交通大学王世平教授再次来到四川,参观考察了四川天府新区龙泉阳光城葡萄基地、四川农业大学葡萄资源平台及科技园实验室。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原站长刘晓、现站长刘伟研究员、葡萄资源平台委员会主任四川农业大学袁志香、平台主任吕秀兰教授、骨干成员王进副教授等一行陪同。
再次汇聚,在平台管理委员会主任袁志香的主持下,进行了2024年全年工作交流报告。
王世平教授指出,四川葡萄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效率高,成果丰硕。特别是在弱光高温高湿条件下,种出了全国最优质的葡萄和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实属不易。每次来四川,设施避雨都有新东西展示、有新经验吸取、有好方法传承。
刘晓研站长指出,四川葡萄产业由过去影响力10多位提升到近五年保持在前5位,在面积相对不大的情况下,全靠科技、成效、标准的影响。
刘伟站长表示,四川避雨葡萄解决了早春低温冻害造成的减产绝收和高温高湿病害严重两大产业瓶颈问题,在当前经济形势不佳的情况下,只有葡萄产业才能年年稳产、提质、稳收。
平台骨干成员王进提到,今年四川葡萄棚内40℃-高温超过40余天,个别棚顶空间不足,有叶片萎蔫或枯萎现象,西昌个别追求无限高产,亩产超1万斤,肥料施用过度、干旱高温叠加,造成根系发育不良、果实僵果等现象,明年应进一步加强观念更新,以定产优质促效益为目标,改善土壤质量,提升产能,资源高效利用,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平台主任吕秀兰教授表态,谋未来全力抢下冬季清园、促早栽培“开门红”,稳住适季栽培生产“压舱石”。我们将以大面积限产稳产为主线,以科技入园到田为牵引,进一步细化实化工作举措,力争2025年确保葡萄百亿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