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中国最好葡萄”
四川果园村把壮大产业、致富群众放在突出位置,以“种中国最好葡萄”为目标,大力培植发展葡萄产业。
果园村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观音街道,面积6.09平方公里,辖11个农业社、2344户,总人口7066人。果园村是典型的深丘陵地貌,清水河支流的发源地,黑龙滩南干渠从南至北沿山脚流过,具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近年来果园村着力打造“一村一品”,由开发矿产资源向生态友好型产业转变;以新农村为载体,改善人居环境。
果园村地处四川省五星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万亩特色葡萄基地核心区域,先后荣获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综合实验站示范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果园村区位图-遥感影像图
2000年前后,果园村党支部开始动员村民发展葡萄产业,由村干部和党员率先示范,小面积种植,看到效益后,村民纷纷效仿种植。小面积、分散化种植难成气候,聚人心、善创新,这才是多年来果园村葡萄产业发展壮大的秘诀所在。2015年5月,果园村按照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公司、回乡创业等分门别类设置了7个党支部、10个党小组。村里的193名党员在不同的党支部中担任着包括了解民意、技术指导、产业规划等不同角色,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实现“党建引领强产业,干群齐心奔小康”的目标。
近年来,果园村把壮大产业、致富群众放在突出位置,以“种中国最好葡萄”为目标,大力培植发展葡萄产业。现种植阳光玫瑰、美人指等20余个葡萄品种,面积7500余亩,亩均产值达3.5万元以上,年产值2.6亿元以上,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3万元以上。
2020年的果园村,大部分村民都从事着与葡萄产业相关的工作,全村形成了一条葡萄种植、管理、销售等环节完整的生产链,有的村民还承包了外村土地种植,四川彭山区有3万亩葡萄园,其中60%是果园村村民在种植。同时,果园村葡萄栽培技术实现了标准化,温度监控仪、粘虫板、杀虫灯、捕虫器等绿色手段广泛运用,被评为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综合实验站示范点。果园村的葡萄种类更新换代达到200多种,在村委会的带动下,很多葡萄园还引入了生物防控、有机种植,发展成集农业、观光、采摘为一体的农家养生乐园。
近年来,果园村先后获得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综合实验站示范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四好村、四川百强名村、四川生活富裕村和2019年度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示范村等荣誉。
果园村不同品种葡萄种植
果园村凭借葡萄产业,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不但持续增长,村集体经济增收也达40万元。为降低种植成本,节省中间环节费用,果园村组建自强葡萄专业合作社,为全村700多户种植户提供滴灌、反光膜、天膜等农资服务,以平价销售给种植户,为种植户每亩节约成本800-1000元,同时也实现了村集体增收。
果园村葡萄包装销售
亮点经验
党建引领带农户
近年来,果园村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发挥支部、能人、政策带动作用,精准结合产业需要,按照专合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公司等分类设置不同党支部,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服务壮大产业发展。党员干部示范引领。在确定葡萄作为果园主导产业后,村社党员干部带头种植葡萄,通过邀请农业部门技术员、科研院校专家指导,不断提高种植技术,在取得明显经济效益后,再发动、培养其他党员和农户大面积种植,为村民树立起‘风向标’。支部入社组织引领。村党委牵头领办果园村葡萄协会、自强葡萄专业合作社、金果专业合作社,把党的组织优势融入产业发展中,牵头为农户提供农资、农技、劳务、销售等服务。这样既提升基层党组织领富带富能力,又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土地流转控规模
坚持“大园区小业主”生产模式。在引进葡萄产业业主方面,村党委始终坚持一般业主30-50亩、企业不超过200亩的原则进行土地流转,有效规避了种植风险,提高种植效益。设立土地流转服务代办点,为想种葡萄、要种葡萄的人提供土地租赁流转服务,解决土地难协调问题。
果园村葡萄种植基地
创新驱动提效益
通过品种引进试验、生产管理技术试验,不断推广符合市场需求的优新品种和葡萄提质增效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提升葡萄种植效益。在种植技术上,果园村建立新品种研发基地,使用智慧化灌溉设备、智慧化监测系统、智能化卷膜系统等科技设备,实现手机APP随时随地掌握葡萄的生长情况,保证正常生产管理,确保葡萄的甜度和口感。借助项目实施,在新品种引进、钢架大棚、水肥一体化、智慧灌溉等方面进行奖补,有序推进产业提档升级,促进增产增收。在技术培训上,为方便农户学习种植技术,节约学习成本,通过开办田间课堂、网上课堂等方式,组织8名高校专家、32名乡土人才,开展“线上+课堂+田间”相结合的技术培训模式,有效提升农户种植水平。
果园村葡萄种植技术培训
三大支持促发展
一是资金支持。协调农信社、邮储、农行等5家银行,提供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信用贷款、贴息贷款等服务,为种植户解决生产资金短缺问题。协调中国人寿财产保险公司为7500亩的种植户承保,解决种植户的后顾之忧。截止目前,已累计完成贷款3.5亿元。
二是技术支持。设立专家大院,先后与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等建立战略合作,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实现栽培模式由露地到避雨温室,栽培架形由篱架到V平架,品种类型由有核品种当家到无核优质品种为主,生产模式和技术由传统小农户到现代新型经营业主转变,由简单人工管理,逐渐引入了数字化、智慧化管理技术。
三是品牌支持。2015年“彭山葡萄”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现已连续举办十二届葡萄节,加大彭山葡萄宣传力度。区农业农村局组织葡萄业主参加全国葡萄学会年会,并选送优质葡萄进行参评,获金奖11个,果园村葡萄产业已成为彭山特色农业最亮的“金字招牌”。来源: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